(免費文章)《白信封》最「黐」滄海遺珠

--

//上一篇寫葉德嫻,這一篇也是寫葉德嫻,何解?

事緣寫《天天都相見》時,循例上維基百科找資料,看見介紹這張大碟的文字中有這幾句:「曲風獨特、巧用諧音的《白信封》亦被視為碟中遺珠。」我出於好奇,於是立即聽聽到底《白信封》曲風有多獨特、諧音有多巧妙。這首超過四十歲的作品,我到了昨晚才第一次聽,時間沒有令這首歌變舊,對我來說就更加是個超級開心大發現,急不及待要跟大家介紹。

繼續是陳永良作的曲,顯然由創作開始已預計這是一首非主打,他用了短促而幽怨的樂句,配上古典結他為主要樂器,編曲很「撞chord」,也有點神秘,可能當時的聽眾要聽很多遍才感順耳,可幸我沒有這個障礙,畢竟我延後了四十年才收聽,這首歌如泣如訴,葉德嫻唱腔之獨特,感染力之高,四十年來無人能及。

一邊聽《白信封》的歌詞,一邊猜誰是填詞人~是林振強?錯了,原來是盧國沾。我印象中的盧國沾,「古裝詞」比「時裝詞」更佳,他的歌詞一向亦不是以奇特創意取勝,但《白信封》令我刮目相看。且讓我把整首歌詞引錄如下:

『白信封 寫三個字

是你的 你的名字

白信紙 寫三個字

獨我知 但你未知

皆因一串心事

沒法對你講 每日遲疑

白信封 膠水貼住

願貼緊 為你黐

有日 總有一日

讓我寄了它 講給你知

白信封 膠水貼住

為你黐 為你黐』

首先,我多次提及過,樂句越短,詞就越難填,因為越須精簡。《白信封》的樂句,大家有眼睇,大部份三、四粒音便一句。第一段,主人翁在信寫上三個字,就是對方的名字;第二段,在信紙上也寫三個字,但『獨我知 但你未知』,玄妙之處在於全首歌始終沒有揭曉那三個字是甚麼,但人人皆知。主人翁暗戀對方,不敢表白,只能寫信訴衷情,但信寫好了,還不夠膽寄,『總有一日 讓我寄了它 講給你知』換句話說,信始終還未寄出。

盧國沾曾講過,他偏愛將最有力最勁的歌詞放在最後,《白信封》最後幾句又果然最受注視:『白信封 膠水貼住 為你黐 為你黐』,這個「黐」字是玩諧音,既指貼信封,又有痴情的意思,想不到盧國沾也玩一個小幽默,而難得這個小幽默沒有破壞前面所營造的氣氛,否則淪為爛gag就會爛尾。不過,我想強調,別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這個食字的趣味上,《白信封》整首詞之鋪排、欲蓋彌彰地避談那三個字,我認為才是高手的功力所在,加上歌曲突破性的旋律和風格,還有葉德嫻timeless的精彩演繹,令我來不及要將這首「新歌」給大家推薦欣賞。//

全文+睇片:
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105271579?pr=true

**成為Patreon付費會員,每月只需5元美金,可暢讀所有文章及收聽每月聲音專欄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