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曲的魔力,在於它可以盛載回憶,舉例說,若張學友唱《每天愛你多一些》時正值你考中學畢業試,那麼多年後當你再聽這首歌,你腦裡會同時泛起中學同學的面孔、當年考試的奮鬥點滴等。這此已超乎歌曲本身的意義。
又例如說起Pet Shop Boys,你就會想起大約1986—1990的情境,那種英倫重型電子聲音,的確刻上了當時的標記。
《It's a Sin》是Pet Shop Boys的顛峰之作,全世界一同流行,香港的陳百強改編了,保留hookline 『it's a sin』這一句,同樣探討罪這個題目,成為粵語版的《地下裁判團》。
《地下裁判團》講到世人將非主流、非我族類的人和事都判為有罪,這的確反映社會真現象。三十多年後的今天,社會似乎較為尊重弱勢和小眾,但同時,公審變得更輕易、成本更低。也許若要寫一個新版本,應該叫做《網絡裁判團》才貼切。
一如其他同年代的英倫重型電子作品,《地下裁判團》的前奏一響起就叫人抖擻精神,我十分懷念這些音樂。而文質斌斌的陳百強,要用勁對抗這些強勁beat底顯得比較吃力,始終溫柔的慢歌才是Danny的強項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