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認為,張學友的音樂生涯裡面,有三張唱片是至為重要的,最一張是處女作《Smile》(1985),平地一聲雷,讓人認識這位超級新人王;第二張是《情不禁》(1991),學友由紅歌手搖身一變成為天王巨星,第三張是《真情流露》(1992),無論演唱以至錄音都一絲不苟,令學友雖然與另外三位天王齊名,但若單以音樂性來衡量,《真情流露》為張學友的造詣背書,使他當仁不讓地成為四人之首,無從質疑。
經歷過《昨夜夢魂中》的五窮六絕,之後的幾張大碟,學友更加掌握到歌迷的口味,知道甚麼可以變和甚麼不能變,這幾年間,譚詠麟、張國榮、林子祥等巨星以不同方式退下,令張學友順風順水,享受萬千寵愛的待遇。
《情不禁》大碟的點題主打,選了一首重型搖滾的作品。香港主流歌手一向對hard rock保持距離,通常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嘗試。今次張學友選出《情不禁》做第一plug,足見他自信滿滿。
《情不禁》原曲是安全地帶的《Lonely Far》,學友已經是安全地帶的熟客仔,改編過多次,但這麼原始的搖滾還是第一次。我覺得對張學友是一個挑戰,因為要求一個靚聲歌手唱得粗獷,其包袱特別大,學友是次唱得非常肉緊,將歌詞中情不自禁到失態情況如實呈現。
《情不禁》前奏先有一段特別的聲效,似乎是將錄音帶倒轉播放得出的效果,這一段跟《Lonely Far》是完全一樣,可能是直接問原裝取得該聲效。另外,大碟的rock味其實不止於《情不禁》,還有較為酸性的《任性》,與及另一首硬橋硬馬的《馬路英雄》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