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愛的根源系列3】《都市戀歌》電子新浪漫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2 min readApr 26, 2019

--

電子音樂大約於六十年代尾在西方出現,七十年代開始盛行,同期香港應該沒有甚麼電子音樂的,當時香港流行的仍是《啼笑姻緣》,點玩電子呢?無人會接受到,更加沒有這方面的人才。八十年代,香港開始有disco music,電子主要應用在快歌之中,如羅文的《激光中》和Sam Hui的《跟佢做個Friend》。當時聽眾對「電子音樂」一詞煞有介事,覺得是一種前衛的音樂,會發出奇怪聲音。

《愛的根源》大碟中有兩首電子ballad,分別是改編Gazebo《I Like Chopin》的《我愛雀斑》(即將另文分享),與及《都市戀歌》。將電子的聲音融入在抒情的歌曲中是比較新穎。

《都市戀歌》由筆名威林的關維麟作曲,他是關楚耀的父親,也是泰迪羅賓的弟弟,不過他最重要的履歷相信是Alan的唱片監製,讓後者成為樂壇天之驕子。

《都市戀歌》的編曲非常搶耳,尤其長長的前奏,令人感覺走在一條科技的隧道中,應該是首批電子ballad的廣東歌,我覺得音樂有點像電影《午夜快車》(Midnight Express)的主題音樂《Chase》:

林敏驄的歌詞,也填出一份時尚感覺,情歌不再是花花草草,原來以擠迫都市和交通燈做背景都可以很浪漫的。

《愛的根源》大碟由夏天plug到冬天,《都市戀歌》已是第五、第六plug,MV中的各人都穿上冬衣,另外這個MV可以看到1984年的尖沙咀一帶,故事尾段更有攪gag位

相關文章: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Responses 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