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愛的根源系列4】《愛在深秋》唱到想嘔的金曲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2 min readApr 27, 2019

--

《愛的根源》大碟是香港流行樂壇史上少數可以全碟流行的專輯,簡直千帆並舉。如果要在十首歌曲中選一首金曲中的金曲,相信很多人會選《愛在深秋》,但其實它並不是首批主打歌,當年的唱片封套經常會印上主打歌的歌名,《愛在深秋》甚至不被列在其中。它被編排在side A第四首,根本是首side cut。

事實上《愛在深秋》是在當年年尾才流行,在當年勁歌總選半爆冷地得到金曲金獎,所謂半爆冷是因為同年校長已有多首勁到爆的作品,最後《愛在深秋》鍊贏《愛的根源》和《霧之戀》等對手脫穎而出,獎項反過來帶歇歌曲更紅。

韓國歌手趙容弼是八十年的天王巨星,《愛在深秋》就是改篇自其歌曲,旋律如泣如訴,流暢簡潔,是廣東歌較少的12/8節奏。校長在隨後兩張碟亦分別將趙容弼兩首歌改編成《火美人》和《編織》。說回《愛在深秋》,林敏驄今次交出一份很高水準的歌詞,以情侶離別前一刻為設定場景,沒有矯情造作,也不像《愛的根源》般鬆散,情緒的形容詞不多,描寫得非常收斂,手法雋永。不過對歌手來說,這份歌詞比較難記,一時『的我』,一時『的你』,譚詠麟曾笑說自己未試過有一次完全唱對,也曾稱唱《愛在深秋》次數多到想嘔。

這首歌的配樂中加入風琴聲,也頗新鮮,成為歌曲的signature。事實上,稱得上金曲,必然在每個細節都有很出色的表現。

這個卡拉OK版MV是在九十年代初時拍攝的
1984亞洲和平音樂會,譚詠麟與日本的谷村新司、韓國的趙容弼以多國語言合唱了谷村新司的名曲《星》與及趙容弼的《愛在深秋》

相關文章:

【愛的根源系列3】《都市戀歌》電子新浪漫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