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年代,樂隊的熱潮之所以繼六十年代之後再度復興,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嘉士伯流行音樂比賽,讓本地的樂隊有個舞台展示身手,第一屆冠軍太極,亦成為重要的名字。
太極有七子,人多勢眾,夾過band的朋友一定明白一隊band有兩支結他一個keyboard兩個 vocal是何等幸運又幸福,真係玩乜都得。事實上,七子大都技術高超,拆開獨立去彈section都沒有問題,這是很多樂隊都做不到的。
歌曲方面,又是因為人多,所以風格也廣,但大都是很pop的,其中有多首快歌都值得講,是日先講一首慢歌的代表作《留住我吧》。
《留住我吧》是太極最流行的一首作品之一,音樂上,當然有讓結他手與鍵琴手發揮的部份,但除此之外,其實全首歌無論曲與詞都相當大路。問題來了,當樂隊的作品編曲和演繹細緻到不似band sound,是不是好事?細緻有什麼好當然不用註解,但這種細緻,又會否將band sound自然的菱角磨得太乾淨,因而缺乏風格?
以太極的技術,完全有條件走得更高更遠,但若從文化影響來說,似乎同期的Beyond和達明一派更具地位。我覺得,太極走的商業大路並不如上述另外兩隊般,有強烈的信念,或者對社會議題有響亮的吶喊,所以大眾對太極的印象,還主要流於呢七個人好勁,或d歌幾好聽。
當然,band各有志,不是每隊樂隊都要成為U2般首首都語重深長,披頭四的兩分鐘情歌不也是流芳百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