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凱芹的《若生命等候》,改編自童安格的《讓生命等候》,兩個歌名只相差一個發音相近的字。這是一首很特別的歌,首先它很old school,整首歌的格局像一首閩南歌,尤其那段電結他前奏和過門音樂,廣東版編曲大致緊隨原版,但鼓聲更加生硬,聽下去真不像一首可流行起來的歌。還有,正歌最後一句『哪可以推測』和『我想你手緊握』又無端端以高八度來和唱,也是奇招。
可是,整體而言,我又覺得《若生命等候》是討好的,黃凱芹的演繹絕不遜色於童安格,由前段的低音,到最後一段變奏的副歌,他全首都可以用真聲唱出,是實力的表現。
《若生命等候》討論生命的課題,不知是否受字數或音調所限,令向雪懷太過點到即止,未能使聽眾有深刻的啟發。
全首歌的hook,亦是一聽難忘的一句,是副歌的第一句:『若再生命再等~~~等』,當然這是直接沿用原曲的做法:『讓生命去等候~~~候』,將尾字拖長並且顫音,成為歌曲標記,令這首本身很特別的歌更顯古怪,不過幸好未令人反感。這種唱法,竟使我想起電影《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》中,周星馳自我介紹的方法(由2’46–3’30):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