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蔓珠莎華》不祥之花卻引人入勝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2 min readAug 29, 2018

--

一直都知道,蔓珠莎華是一種花的名字,但剛剛才知道,原來蔓珠莎華就是彼岸花,象徵死亡。

梅艷芳的《蔓珠莎華》,收錄在《夢幻的擁抱》大碟中,當時阿梅已奉行「一碟一形象」,這次她的形象是穿中性西裝大褸,梅艷芳當然完全carry到,著得好有型。但這大碟卻並非一味賣有型,因為要配合電視劇《香江花月夜》的五十年代情懷,碟內大部份歌曲都充滿懷舊色彩,(連同電影《似水流年》同名主題曲也一樣),所以西裝look主要是配合《蔓珠莎華》和《夢幻的擁抱》兩首歌。

《蔓珠莎華》是繼《赤的疑惑》和《赤的衝擊》後,梅艷芳另一改編山口百惠的作品。副歌「蔓珠莎華」一句直接唱回日文,開初聽眾摸不著頭腦,究竟什麼是「掹chu沙卡」?但這樣,正正喚起聽眾的興趣去認識一下。

梅艷芳唱苦情歌一向有一手,除了聲線低沉本身已有苦澀味,她的外表神態也常帶點苦,唱《蔓珠莎華》時她只有21歲,但演繹「舊日艷麗已盡放」卻揮灑自如。這首歌尾段的「outro」也頗特別,是一段跟前面沒有關連的變奏,令這悲傷故事的結局更顯耐人尋味。

談到《蔓珠莎華》,令人念念不忘的還有「我萬朱莎華就最講道理」這對句白。咦?咁熟嘅?不錯,這對白出自劇集《十月初五的月光》,飾演萬朱莎華的是陳曼娜,係咪即刻有聲有畫面呢?

點解梅艷芳可以咁型?
一向喜歡唱女人歌的軒仔跟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演繹《蔓珠莎華》,是我聽過的版本中編曲最好的一個
林憶蓮的演繹亦出色

相關文章:

《夢伴》台風百看不厭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