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這一篇,完全是「牙痛文學」,很有可能得我自己有feel,得不到任何人共鳴~以上是我未決定寫之前的想法,當我想深一層,我得出了另一個看法:我未寫又怎知無人共鳴呢?由於寫出來利多於弊,我今天就決定分享李克勤的《這段愛》。
1991年,樂壇的改朝換代基本完成,張學友、黎明和劉德華已形成三頭馬車之局面,比他們三人更早被看好的李克勤,聲勢卻不進則退。克勤在該年推出的專輯《雨中街頭劇》其實頗精彩,不過反應只屬平平。
這張專輯的最後一cut是《這段愛》,不知何解,由第一次聽已深深喜歡。自問是一個略懂欣賞音樂的人,從客觀上看,《這段愛》這首歌並沒甚麼突出之處,旋律和編曲甚至有點古老,似八十年代潘美辰那種曲風,歌詞方面呢,也是很普通,不過我卻覺得很好feel,所以我每次聽這首歌 ,由當年的卡式帶時代,已至少連續聽幾次。
《這段愛》的幕後班底也堪稱神秘,找不到他們其他作品,作曲的John Goh,相信是新加坡人,填詞的思雋然應該是筆名,我google不到他其他作品,但看《這段愛》的歌詞風格,其實不排除出自向雪懷手筆,只有編曲的林伊笙,名字有出現過在其他作品上,這個發音跟「醫生」一樣的名字也份外令我有印象。整體上,一首普通不過的歌竟意外地成為我自己的心愛,我自己也無法解釋。音樂就是這樣微妙,但不知還有沒有其他朋友像我一樣喜歡《這段愛》,如你是其中一位,請告訴我;如你有一些歌,別人眼中完全不起眼,卻又使你不停地loop,也請公諸同好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