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Beyond是否全世界第一隊非中東人卻穿上中東酋長服夾band的樂隊?也不知是誰的主意,他們竟全張唱片以阿拉伯為主題,值得記錄在香港band壇的史冊上。
以今日的眼光,一定覺得Beyond此舉勇氣十足,但不見得會被欣賞,相信笑他們的人會更多,說他們「玩膠」。但若將日子倒流至80年代,這種玩法又好平常,歌手常常以一個非常獨特的形象亮相在一張唱片的宣傳期,無論拍攝封套、上電視、出show等,都會穿上同一類(多數是同一件)服飾,到下一張碟又會換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,代表人物當然是梅艷芳。
《阿拉伯跳舞女郎》歌曲本身也是大玩中東味道,不過這只是晃子,因為在那些中東minor chord的音樂中,電結他仍然佔很大比重,可能因為結他手劉志遠(遠仔)當時仍在隊中,但鼓聲似乎是programme,比較刻板生硬,為什麼不打真鼓?
我記得當時電台都熱播這首歌,Beyond受人關注度又真的升高了,但我不知道家駒和其餘四子是否開心?不知他們心底怎樣看自己一身的造型?
我也有興趣想知,那些蓬鬆的中東服,有否阻礙他們彈結他和打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