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《烽火飛花》首播的時間,我爸爸限定我大約在八點半就要上床睡覺,所以根本沒有機會收看,但我對這部片仍有兩個深刻的印象,第一是劇名,因為覺得「烽火飛花」這四個字好有型,縱使不明其意仍然銘記在心;第二是主題曲,很好聽。
多年後,才知道《烽火飛花》改編自徐速的小說《櫻子姑娘》,更驚訝導演是後來飲過收縮水的馮粹帆!這是一部抗日劇,講述大時代下,熱血的年青男女為保家國,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。
在八十年代初,香港人對中國以至於中國人的認同肯定比現時高,基本上無甚爭議,人人都是「大中華膠」,一提起中國人被外國勢力欺負侮辱的歷史,自必悲從中來,恨鐵不成鋼;而任何講述中國人絕地反擊的故事,不論是真是假,都會令人精神抖擻。講到這裡,或者你會想到李小龍電影《精武門》,那麼,《精武門》跟《烽火飛花》有甚麼關係?請先聽聽《精武門》的主題音樂:
《精武門》的配樂者正是顧嘉煇,而他也將這部電影主題音樂的原素,放在《烽火飛花》的主題曲中,兩者的前奏十分相似,同樣激盪人心。
黃霑也是個「大中華膠」,寫有關歌頌民族大義的作品,常灌注真切的感情,例如羅文的《中國夢》和張明敏的國語歌《我的中國心》,他寫《烽火飛花》也好像特別上力,字字精鍊,尤其兩段正歌:
第一個正歌:
『河山滿目烽煙起 神州漫天風雨飛
雄獅醒覺顯威風 決心拚生死』
第二個正歌:
『人生性命本可貴 情痴亦一世回味
為保家國肯輕拋 兩者都不記起』
至於副歌的一句『獻上熱血熱腸男子氣』,霑叔則將其中的『熱血熱腸』融入於《男兒當自強》的歌詞裡面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