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6203393
//當時Wyman屬詞壇新貴,赢在他意想不到的題材和手法,《這麼近(那麼遠)》卻顯示他的另一面,就是很平實的寫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,效果亦很好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6155100
//我第一次聽《高!高!》就覺得很像張國榮的《Hot Summer》,beat底十分接近,連key都一樣。張國榮唱《Hot Summer》你會覺得他架輕就熟,但張學友唱《高!高!》呢?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6113398
//《過敏世界》大碟有一個當時來說頗新鮮的做法,就是整張大碟的樂器聲比較統一,對外國唱片來說這絕不稀奇,但香港的專輯,尤其八九十年代,十首歌隨時找十個人編曲,於是會有十套鼓聲、十款keyboard聲等。我覺得對於一張專輯來說,聲音有一個統一的tone會比較好,這亦是將十首歌放在同一張專輯的其中一個意義。《過敏世界》大碟中的慢歌和中版歌,就做到這一點,由《剎那愛》、《我哭了》到《無心戀》、《離開以後》和《這麼近(那麼遠)》的樂器聲音都統一,這是一個值得欣賞的細節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6062736
//學友的作曲生涯由《這個冬天不太冷》開始,到了《過敏世界》大碟,他作了一快一慢的作品,《過敏世界》是復古式musical 風格,像七十年代ABBA的歌曲,有大量和唱,好不熱鬧,用來諷刺時弊相當合適,一首歌裡面各段落各有收放,可見學友是次創作甚有野心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6003819
//自從《愛花火》開始學友就向跳唱風格挑戰,我們見證了他的進步。《屈到病》是一首dance pop,比前作更黑人,我記得學友由這首歌起跳得比較像樣,我覺得他是四大天王中跳得第二好的一位,這麼也等如是贏了,因為郭富城明明是另一檔次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5965365
//四大天王之戰由1992年開始,到了1995年,四位男歌手各自求變,似乎都不想一直唱重覆的歌和做重覆的事。1995年初張學友宣佈自己以後只會唱原創的歌曲,被認為是一項勇敢的創舉,因為就以他們四人而言,若沒有大量高質素的改編歌支持,能否跟其餘三人分庭抗禮是相當有疑問。
當時改編歌的而且確成為了廣東樂壇的命脈,但繼張學友之後,商台做出了相應的行動,就是宣佈只播原創歌,這個決定當然有推動本地樂壇的意義,但當中有沒有副作用?例如是否成了廣東歌衰落的幫兇?至今未有定論。
天王年代的張學友,唱片大致維持高水平,但曠日持久,漸漸有定形的傾向。《過敏世界》之前一張專輯《這個冬天不太冷》,歌路無甚突破,相信張學友本人沒理由不知道。那麼,他宣佈只唱原創歌之後的首張大碟水準又如何?大家都拭目以待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5951152
//不知道以上獨白是由填詞的潘偉源操刀,還是他人代勞,我自己就覺得寫得麻麻,內容都頗空洞,講完好似冇講。雖然都是情情塔塔,但正如情歌的歌詞,同樣有高低之分,大家可參考《無可奉告》裡面鄭丹瑞的獨白,就會發現,短短幾句都可以有血有肉,反映獨白者的性格和心理等,而《永遠愛著你》的獨白,除了表現了廉價的痴心之外就沒有其他。而蔡一傑演繹時亦顯得有點作狀,配合開得很大的reverb,令我每次聽到都會打個冷震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5925122
//林敏驄不只一次大口氣地自稱在詞壇所向無敵,只有另一位林性填詞人能跟他爭一日之長短,所指的林振強。我對這說法不以為然,一來環顧雙林的所有作品,林振強的整體實力應該更強;二來,拿一個已死的人跟自己比,確實不公道亦不光彩。不過有一首歌,雙林分別填詞的版本中,林敏驄是明顯更佳的一方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文章全文
文章連結: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5873580
//或者克勤真的想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,所以排了一set重口味的舞步,嘩,印象的確深,但得啖笑居多,最近克勤接受訪時,重申自己當年是很認真的跳,但效果只能用騎呢來形容。
今天發表這篇文章特別有感,如果你將『當年相戀意中人』比喻為昔日的香港自會明白。『只有歎惜舊歡似夢 早經消散莫再尋』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全文
文章連結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45831380
//踏入八十年代中,羅文經歷了大起大跌的演藝生涯。兩次大起分別由兩首歌曲帶動,就是1986年的《幾許風雨》和1993的《壞情人》。心水清的朋友就會記得這兩個時期,羅文要面對譚詠麟張國榮和四大天王的狂潮,幾乎迫到他無法在偶像至上的風氣中立足。
今天要分享的是《浪淘沙》,但為甚麼先談《幾許風雨》?因為沒有《幾許風雨》就好難有《浪淘沙》。原因是,若不是《幾許風雨》令羅文重振雄風,相信唱片公司亦不會做一首以長江後浪推不倒前浪為題的《浪淘沙》。//
(全文及mv請按連結)
※Patreon會員可閱讀每日全文
Abo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