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這一篇是「台女情懷」暫告段落的一篇,下一篇會回到廣東歌。今天這篇要分享的,是真正多才多藝的才女:演員、歌手、導演、編劇,無所不能。而我認識她,是由一部喜劇開始。。。
我對張艾嘉的第一印象,是她在《最佳拍檔》中飾演的惡死差婆,現在回想,才驚覺一位在台灣文藝氛圍中成長的女演員,竟可以完全融入港式通俗喜劇,跟拍檔麥嘉火花四射,當時我也不知道張艾嘉是歌 …
//這一篇是「台女情懷」暫告段落的一篇,下一篇會回到廣東歌。今天這篇要分享的,是真正多才多藝的才女:演員、歌手、導演、編劇,無所不能。而我認識她,是由一部喜劇開始。。。
我對張艾嘉的第一印象,是她在《最佳拍檔》中飾演的惡死差婆,現在回想,才驚覺一位在台灣文藝氛圍中成長的女演員,竟可以完全融入港式通俗喜劇,跟拍檔麥嘉火花四射,當時我也不知道張艾嘉是歌 …
//一連介紹了幾首台灣女歌手的作品,都離不開悲情,有部份更達至怨婦級別。不過在九十年代中,台灣也開始湧現年青一輩的新晉歌手,男的不用說,台灣四大天王名堂已夠響,而女歌手當中,較早出道的有方季惟、伊能靜等,然後有蘇慧倫,再之後來到范曉萱,後者個性形象更「脫軌」,因為她終於不再是長髮大眼,卻更有性格。不過范曉萱出道時的作品還是比較大路,一曲《眼淚》, …
我的Patreon專頁除了以文字記下對廣東歌的印象,還有每月一度的「聲音專欄」,8月的「聲音專欄」題目是【神隱。神人。關正傑】。
//今次聲音專欄介紹的歌手,無論橫向(同時期)或者直向(不同年代)跟其他歌手比較,都是很不一樣,他唯一一張現場錄音大碟,更是一場難得的音樂盛宴。。。//
聲音檔案:
//蘇慧倫和伍佰,一個永遠乾淨,另一個是不修邊幅麻甩佬之極緻,二人合作會有甚麼效果?在蘇慧倫《Lemon Tree》大碟,除了有深得人心的主打《Lemon Tree》,我很喜歡《被動》,這首由伍佰作曲的slow rock傑作,由蘇慧倫演繹竟然神奇地出色。//
全文:
//台灣在八、九十年代盛行民歌餐廳,我記得我在2001年第一次到台灣旅行時,特別慕名到木船民歌餐廳聽歌,聽得如痴如醉。對比起靜態的民歌,台灣的Pub則是另一風景線,相同之處,就是同樣是歌手的搖籃,只是比民歌餐廳更為動態而已。今日要分享的歌曲,主唱者正是一位由Pub孕育出來的超強唱將。//
全文:
//我常將李宗盛和黃國倫比較,因二人都是靈氣與才華兼備的音樂人,但有一種東西,黃國倫是完全冇得比,正是李宗盛的填詞能力,他可能是華語歌壇包括香港,唯一一位曲詞皆能,而且各自都達到頂級水準。《夢醒時份》亦是他其中一首示範作,歌詞結構簡單,正歌是飽受情困者的心聲,副歌則是歌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導,用字很顯淺但又語重深長,例如最後兩句:『有些事情你現在不 …
//無錯,情歌從來都是要生要死刀仔拮大脾,但《味道》的歌詞的確是攀上一個新的高度,我對副歌尤為深刻:『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想念你白色襪子 和你身上的味道 我想念你的吻 和手指淡淡煙草味道 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』。之前我從來沒有想像過,連對方的襪子都可以懷念一番,真夠痴情,還有手指淡淡的煙草味道,描寫得鉅細無遺。事實上,辛曉琪就是賣一份痴怨,據 …
//上個月寫「台男情懷」系列,原本打算至少都寫十篇八篇,但寫了五篇之後,發現雖然首首經典,但不論歌手和歌曲彼此都非常相似,所以決定停下來待下個月再寫。但再想,其實除了台男,八、九十年代的台女情懷(準確點應該是「台婦」情懷)都令人印象難忘,痴男和怨女互相煇映,各有千秋。所以八月我決定寫一個「台女系列」。
八十至九十年代中的台灣女歌手,成熟路線佔多數,蘇 …
//陣內大藏是張立基常常改編的歌手,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《Electric Girl》,我也好像是因為張立基而認識陣內大藏,因為他名字很易記,我常笑稱他叫做「震爆內臟」。《夜消沉》是中版作品,但節奏躍動,尚算catchy。陳少琪的歌詞不算特別出色,其實是八十年代歌詞常用景物的大匯聚,包括煙、雨、車、夜等等,或者對當時的聽眾來說是有型,而最大亮點是歌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