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吸煙的女人》使Raidas成為當時得令的組合,之後他們推出第一張大碟也不負眾望,大碟主打《傳說》更上一層樓,既忠於自己風格,又有大熱流行元素,更在編曲和歌詞上有實驗性的大膽創意,在香港流行曲的歷史長河上,《傳說》是一件瑰寶。
到今日,將西洋電子與中國傳統樂器融合絕非新奇事物,但三十多年前,大約沒有人想像過。《傳說》的整體構思,就是對比古今的愛情觀念,就像穿梭時空,結果,黃耀光和林夕完全做得到。
一如《吸煙的女人》令人精神一振的前奏,《傳說》的intro亦肯定落足花心機,在Euro Beat的格局底下,選用了嗩吶做主樂器(應該是由電子合成器模擬出來的),要知道,嗩吶是眾多中樂之樂,極難融合的樂器,它的聲音本來就有點刺耳,不過,傳說就將它完美運用,令前奏先聲奪人,非常醒神。
現代的愛情,一切離離合合都變得廉價瑣碎,『我要是變心 有誰為我盡情罵』?至死不渝的愛情,恐怕要回到古代才可痛快經歷。《傳說》的主人翁,就穿越當中傳統的經典,裡面包括《紫釵記》和《帝女花》,還提及過「梁祝」的故事。歌詞最大膽的嘗試,是以文言文來書寫古代傳說的部份,而且並非一句半句,而是公整又完整地記敘《紫釵記》和《帝女花》的情節,而其餘部份則保持白語文。以文言文入語,尤其是一首重型電子流行曲,相信是前無古人,恐怕方文山也望塵莫及。林夕不愧為華語詞壇的第一人,在初出道時期,已展露出過人的文學根底和文字功力。
可能《傳說》的歌詞和編曲太亮眼,令人忽略了其他成功的元素。首先,這首歌的旋律悅耳,但它好像沒有一句hookline,它打破了流行曲必定要有hookline的定律;另外,主音陳德璋聲音雄渾有勁,若聲線柔弱的話,就不能駕馭這種重型配樂。總之,《傳說》是一首不懈可擊的鉅著,每個環節包括混音在內,都取得接近100分的分數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