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免費文章)《大懶堂》文化刺客LMF

--

//有一些人一些歌,我好想寫並且一定會寫,但遲遲未寫,可能因為太難寫或太多人寫,例如我寫達明一派之前也有這種糾結,又或者想好好的寫,於是等待時間充裕時才動手。

今天終於都寫LMF,當然是為著悼念剛剛離開我們的大飛哥陳匡榮。

時間回到上世紀末,看似不太久遠的年代,卻因為未有YouTube和social media,與現在相隔了一道明顯的分界線。那時,音樂的主流仍是相當清晰,而決定誰是主流的權力,則牢牢掌握在大型電子傳媒之手,正所謂大台之說絕非浪得虛名。所以當你做不了主流,你就是非主流、異類,音樂如是,連電視電影甚至政治主張亦如是。

在這種格局底下,LMF以一隊不屑殺入主流的組合的姿態,遊走於主流的邊緣,從起初大家都集中放大他們的粗口歌詞,到後來觀眾與LMF之間各自走近一步(例如LMF的歌曲有粗口版和電台「乾淨版」),之後,我也不知是因還是果,主流和非主流界線越趨模糊,到YouTube的出現,文化規則徹底改變,LMF在網絡年代出現的前夕,擔崗了文化刺客的角色。刺客當然不會面面俱圓,但一出劍卻又刺中要害。

LMF可討論之處甚多,日後一定可以再談。今天且集中分享他們的代表作之一《大懶堂》。「大懶堂」也是組合的中文名稱,這首歌,沒粗口而且相當melodic,所以較易為人所接受,亦都在電台有不俗的播放率。

說穿了,《大懶堂》是一群年青人的自白,從外表看,他們是廢青,是一群「躺平」的後生仔,訴說著中咗六合彩唔駛做嘢的美麗狂想。或者,這只是大眾聽這首歌時的大概印象,歌裡面也特別收錄了一段鄉音婆婆的咒罵作為一種自嘲。今天我再檢視這首歌,感受到「懶」只是一種外露的表現,「懶」實際是一種無聲抗議,又或是逃避現實,在『想 我都好想好似中咗頭獎』這句搶盡foucs的歌詞之下,其實有另一段不起眼卻又真正言志的內容:

『坐響街邊睇啲人 來來去去 男男女女
離離合合 散散聚聚
想要自由唔要一切負累
我要我要每個人開開心心

痛痛快快尋開心』

『我要每個人開開心心』,你豈能說不是宏大的志願?下一代一定要達成上一代心目中的出人頭地才算成功嗎?《大懶堂》這首歌,之所以成為當時年青人的神曲,正正就因為它以直接坦白的方式,說出了他們的心底話。

似乎大家討論LMF,都集中其文化爭議,但他們的音樂質素也相當高,多位樂手都具有強勁的實力,我對MC仁的藝術素養是後知後覺,但對大飛哥的造詣則早已欣賞,《大懶堂》的編曲正是出自他的手,打造出拉丁味道的節奏,令人「un」得爽快。記住,所謂前衛、有態度、我行我素,並唔係大晒,你必須做好自己才能說服別人接受另一種表達方式。LMF之所以在廿多年後的今天,仍然在樂迷心中有一定地位,也不是靠聲大夾惡和爆粗,卻是因為他們的音樂和歌詞都有一定的水準和內涵。//

全文:

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87412484?pr=true

**成為Patreon付費會員,每月只需5元美金,可暢讀所有文章及收聽每月聲音專欄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