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夕填詞、楊千嬅主唱的《最後的歌》,有兩句歌詞令我印象很深刻:『旋律比我幸運 我的下場沒法知』,夕爺的文字功力實在勁,簡單寥寥十數字已表達出人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悲涼感慨,但另一方面,人真的能預計每個旋律的下場?
小鳳姐的《喜氣洋洋》,原來已是一首超過四十年的作品,初面世時有沒有真正流行?我不知道。只記得後來每逢喜慶場合,偶爾都會有人播來助慶一下。猶記得九十年代中至尾,婚宴開始流行攪新意,如播播新人成長片段、新娘要換幾套衫,連敬酒的配樂也不再是大鑼大鼓,我就記得《喜氣洋洋》是其中一首熱門敬酒歌。
《喜氣洋洋》的原曲是五輪真弓唱作的《恋愛ともだち》,我十分好奇,到底原曲歌詞的意思是否也是這麼喜氣洋洋?原來它只是首情歌,沒提及要熱烈地彈琴。我覺得廣東版的歌詞跟音樂卻完美地配合。到於編曲方面,《喜氣洋洋》是一首頗為Rock的作品,亦很適合夾band ,但特別之處是,這首歌的piano(不是keyboard)非常突出,在band sound類的歌曲中較少見,所以它rock得來少了一份憤怒,多了一份輕鬆。
相信無論徐小鳳、填詞的鄭國江都意想不到《喜氣洋洋》在千禧的網絡年代會在另一種解讀下重新流行,而且深入民心到只要講一句「有請小鳳姐」,就可以下刪一首歌。不過用《喜氣洋洋》來幸災樂禍,不是有點那個嗎?我個人就覺得,災和禍,本是不應該報以幸和樂的,只是,想到有些苦主之前的所作所為,又真的叫人情不自禁地一齊鼓掌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