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冠廷作曲,卡龍填詞,關正傑主唱的《天籟》是一首劃時代作品,它很可能是第一首描述宇宙奇觀的廣東歌,題材十分新穎。
或者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。八十年代是所謂「穿梭機時代」,美國的穿梭機在八十年代初升空,教全世界都趨之若鶩,我記得作為小學生的我,十分羨慕同學有一個印有穿梭機相片的筆盒;另外,《星球大戰》電影系列也是該年代的震撼製作,還要一提尖沙咀的太空館正正也在1980年開幕啟用,可見當年香港一片太空熱。
當時的盧冠廷,給人的印象仍是擅長創作小品式作品,《天籟》這種大型的歌曲對他來說也是新挑戰,不過細心一聽卻發現《天籟》跟盧冠廷的成名作《天鳥》,由歌名到旋律竟有幾分相似,在不同的編曲下成為兩首感覺截然不同的歌,而近年盧冠廷也多番將這兩首歌二合為一演唱。
《天籟》以太空的星座為主題,氣勢磅礡的編曲,令人猶如置身星體之間,不過歌詞似乎欠缺明顯的中心思想,不及後來Sam Hui的《宇宙無限》(林振強填詞)般,從觀看宇宙側寫人類的渺小。《天籟》令我印象深刻,還因為『星河 有一個痴線傻婆』,林敏驄和曾志偉將它惡攪成《皮球大合唱》的其中一段,後來他們將之分拆成一首獨立的二次創作,名為《叉瀨》,可惜在網上找不到這版本,但單是歌名己令我捧腹大笑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