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3 min readSep 13, 2019

--

我在2016年寫了一篇文:

最有感覺的一屆奧運
=========
每屆奧運都有令人難忘的片段。對我來說,最有感覺的一屆,是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。

當屆奧運有什麼特別?首先,1992年的我仍然是學生,是我最後一次可在暑假期間看奧運,況且年少,通宵達旦的看也完全不成問題。也許看得多,看得投入,自然特別有感覺。

而賽事本身也有不少令我永不忘記的事情。

首先是美國籃球隊Dream Team。

由1988年漢城(首爾)奧運開始,籃球項目准許職業球員參與。四年後,籃球帝國美國終於派出由NBA球員組成(加一名大學生)的代表隊出戰。波神Michael Jordan、因患愛滋病而隱退的魔術手Magic Johnson、小鳥Larry Bird、郵差Karl Malone、大猩猩Patrick Ewing等天皇巨星悉數入選。Dream Team出征,使一個從來沒可能結聚一起的超級陣容如夢般成真了,令人神往。猶記得當屆的開幕儀式,當Dream Team步入主場館時已完全搶盡鋒頭,到末段,各國運動員更爭相與Dream Team合照,一時間,場內分成運動員與超級巨星兩種人。

結果Dream Team當然不負眾望奪金,過程似表演多過似比賽,表現令人如痴如醉,每場都大炒對手30分以上,同時對手們肯定從未被人大炒得咁過癮。

之後的奧運會,雖然美國繼續派出Deam Team II,III….出戰,但震撼大減,更曾經失落金牌,畢竟美夢一個就夠。感謝Youtube讓我近年可以隨時重溫Dream Team的精彩表演,我一邊看,咀角一邊仍然會露出滿足又驚嘆的微笑。

(網上有無數Dream Team的比賽精華,值得重溫再重溫)

另外,當屆奧運會也出現了感動世界的一幕!再次感謝互聯網和社交媒體,讓我有機會重溫一段廿四年來揮之不去的畫面:一名跑手於比賽中途受傷,面容痛苦,其他選手一早衝線,他卻堅持一跌一拐、孤獨地步向終點。此時,一位老伯不顧工作人員的勸阻(後來證實他是跑手的爸爸),衝出跑道,走到那受傷跑手旁,攙扶著他,一起完成那看似沒有意思的路程。(按:跑手一旦被人攙扶必被取消資格)

在奧運比賽中受傷跑包尾是最不幸的事情,但對那位不幸的跑手來說,卻以最光榮、至善至美的方式完成比賽。

受傷跑手Derek Redmond動人一幕:
https://youtu.be/dYQ2IyMuPes

除了賽事,巴塞羅那奧運也有其他使人難忘的。例如開幕儀式燃亮聖火,令人目瞪口呆又動人。過去每一屆奧運會,主場館的聖火皆由最後一棒火炬手以手上的火炬點燃,1992年那屆卻呈現驚天的創意:尾二棒的火炬手,將火傳遞到最後一棒手中的箭上,只見他把箭瞄準到遠遠又高高的火炬台,觀眾們屏息靜氣,看著他把箭一發,聖火應聲燃亮!那一刻遠在香港收看電視直播的我也莫名的感動。也就是由當屆開始,點聖火這個儀式總要攪攪花臣,但我覺得都不及射箭好,因為射箭本身也是運動項目,該箭手也是運動員,由運動員以其運動專長點燃聖火,是最適合的,比起由「資深體育記者」阿叻傳遞聖火更有適合。

巴塞羅那奧運點聖火儀式:
https://youtu.be/TCKYiBL3fPM

最後想談談當屆的主題曲《Friends For Life》,由著名音樂劇作家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,世界三大男高音José Carreras及Sarah Brightman合唱,集藝術、拉丁味、氣勢、歌頌友誼於一身,是我最喜歡的奧運主題曲。後來林子祥也改編成粵語的《友愛長存》,卻差得遠了。

《Friends For Life》MV:
https://youtu.be/8g76M-Vqk9I

--

--
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Written by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

朱米高,傳媒人,基督徒,曼聯迷,識少少音樂,中了80,90年代的廣東歌毒,每天筆錄每一首廣東歌印象,風雨不改,希望寫一千篇。

Responses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