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經常說星途這東西,變數太大,我們卻常常想當然,將因果關係看得太簡單。我已多番強調,蔡楓華的失意,不可能是純粹由失言造成。又例如劉錫明,也是否因為一個花名令他永不昭生?其實跟每個人的命運一樣,都是錯綜複雜。
如果你真的認為他被封毒瘤明所以就紅不起,即是你間接相信,只要冇人叫過他做毒瘤明他就一定紅到發紫?事實又如何,無人可以肯定。
劉錫明的歌曲中,最紅一首,一定是《是緣是債是場夢》,沒異議吧?如果以歌論歌,這首歌的確難以將他帶上更美滿的星途。
這首由張洪量作曲的作品,是典型台灣抒情歌,又不算差,但不夠突出,劉錫明本身的聲音是比較焗,有點像黎明,但又不及後者俊朗,歌曲質素就差得更遠,另外,跟唱功無關,劉錫明的聲音的確散發一股悶氣,像鄭嘉穎也同樣有此情況。
編曲方面,它跟九十年代初很多作品一樣,以全MIDI檔案為配樂,沒有真樂器支持下,連結他都是假,感覺是有點生硬,由當時的人聽是沒有大問題,但時間已證明,這經不起考驗,當然現時也有很多歌是以全假樂器伴奏,但電腦技術已大為進步,不可同日而語。
我覺得《是緣是債是場夢》最出事是歌詞,瓊瑤味極濃,陳腔濫調,難以感動人,像『蒼天將一切隨時變動 蒼天將溫暖變作了冰凍,一分分的變空 一天天的變空 一生終於變空』,裡面的「蒼天」、「冰凍」,連同歌名的「夢」和「債」等,舊式得來又沒有什麼感人的鋪排,似是在時間很趕迫之下完成的作品。
相信世上最不八卦的觀眾,當提起劉錫明,亦一定即時聯想起那三個字。究竟毒瘤之名對劉鍚明影響有多大,始終無法衡量,但相信對他來說,就算再不介懷,亦無法否認那是一場禍,終身不能擺脫這花朵。在九十年代,雜誌的力量好強,可以寫死一個人,現在時移世易,KOL文化令你可以寫死人之餘,亦隨時會被反攻,因大家咁高咁大,但以前雜誌要唱衰你,你只能捱打。如果時間可重頭再來,我不知該雜誌的主腦會否仍堅持把毒瘤加冕在劉錫明身上,我就引以為鑑,雖然我不是KOL,每日讀者只一萬幾千,但我都深明不要胡亂寫,幾憎一首歌、幾憎一個人,都要寫一兩個make sense的論點去支持,像我實在很不喜歡《是緣是債是場夢》,在此我不算無的放矢吧?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