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方並不是一位擅長勁歌熱舞的歌手,之前已提過給他唱《愛令我變炭》是敗筆,後來他在華納時期甚少再唱快歌。在華星年代,《每段路》可能是他快歌的代表作。
《每段路》的作曲人是倫永亮,那時他開始掌握了本地樂壇的口味,《每段路》比典型的Canto pop更典型,令人擔心倫永亮的個人風格一下子被磨光磨蝕,幸好時間證明他仍有自己style。其實除了旋律,潘偉源的歌詞亦四平八穩,驚喜欠奉,在這種計算過的平衡之下,的確令呂方這回唱快歌可以安全著陸,比較令人受落。
在網上,有大量資料顯示《每段路》由台灣的徐嘉良和丁曉雯負責曲詞,實在令人莫名其妙,尤其廣東歌詞又怎可能由台灣人填寫?倫永亮和潘偉源其實跟呂方合作無間,三人不久之後合作了《無名小卒》,後來的《沙沙的雨》,倫永亮更粉墨登場與呂方合唱。
呂方不適合唱快歌,但仍然要唱,這是由於市場需要?但從來未見得有大量呼聲要求他唱快歌,但八十年代的樂壇,比現在更講求藝人的全面性,要動靜旨宜,能唱能跳,另一位不太擅於唱快歌的李克勤也難逃一舞。反而近來樂壇比較接受歌手專攻某種歌曲,所以不能一味說現在的樂壇今非昔比,當中也有進步之處。
相關文章:
每日一首80 ,90年代廣東歌:
like我的facebook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chaeliswriteperson/
follow我的medium:https://medium.com/@michaelchu_739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