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滾石在1993年正式成立,音樂工廠順利完成打頭陣的任務。大家以為我會先寫周華健?我當然一定會寫,但我可不是一定會按時序寫的。
記得滾石的老闆段鐘潭曾經講過,Beyond是香港樂壇的驕傲,就算唱片無人買都要簽他們。自家駒離世之後,不少人對三人Beyond抱懷疑,但事實證明,三子失去支柱之後大有進步,滾石年代的Beyond更加是打爭氣波時期。
因為家駒的離開,令Paul和家強的作品更多的展現人前,大家好快亦分辨到Paul比較堅持粗獷的搖滾,而家強則較喜歡新英倫情懷。《缺口》是典型的黃貫中創作,電結他solo更加是Paul的signature,我覺得《缺口》跟他的另外兩首作品:《遙遠的Paradise》和《年少無知》是三部曲,大家可留意它們的結他solo部份,風格非常相似。
黃貫中的填詞手法一向較為抽象,《缺口》也如是,難以概括他想表達什麼,都是對生命帶點唏噓之類,焦點不及懷念家駒的《遙遠的Paradise》清晰。
香港滾石其中一個優勢,就是他們善用台灣方面的資源,例如Beyond這時期的MV常請來台灣大師級導演鄺盛執導。我不知《缺口》MV是否也是鄺盛拍的,但水準同樣高。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