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國榮唱快歌有兩個特點,至今無人能比。首先,他有一定數量的快歌並不如《戀愛交叉》、《第一次》和《大熱》般melodic,那些歌若只聽旋律,會覺得怪怪的,如《無心睡眠》、《H20》和《Miss You Much》等等,唱得不好的話,隨時會變得好難聽,歌藝強如李克勤甚至張學友亦未能好好駕馭這個曲種,但張國榮就唱得輕鬆,可算是一種對西方節奏輕易掌握的天份。
另一特點,是當他演繹一些性感的歌曲(不止於快歌),也拿捏得剛剛好,所謂性感,說得坦白就是涉及性暗示,這方面,女歌手行性感大家會較容易明白,但男歌手呢?若沒有張國榮,簡直無法舉出一個像樣的例子。
改編Madonna《Everybody》的《繼續跳舞》,就有齊以上兩個考起本地男歌手的特點。那些很西方的groove,配上帶點挑逗的歌詞,不是張國榮,可以是誰?哥哥以充滿自信和磁性的嗓音演繹,唱出節奏感,更重要是不會猥瑣,只可惜我沒有他現場演繹的印象,或許當時宣傳重點都集中在同碟的另外兩首快歌《貼身》和《Hot Summer》吧。
提起繼續跳舞,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必然聯想到「馬照跑,舞照跳」,這個中共領導人保證香港在1997年後繼續實行資本主義的承諾。莫非《繼續跳舞》也是講政治?觀乎全首歌詞,都不在乎是情慾暗示與及高呼尋歡要及時諸如此類,不過讀白中有以下一段:『五十年都係同你喺埋一齊 繼續跳舞OK?』又難免叫入想多一點,但又僅此而已。而事實上,張國榮是一位非常去政治化的藝人,《繼續跳舞》或許已是最貼近政治的一次,完全不像他的摰友梅艷芳,甚至他的天敵譚詠麟也意想不到地更勇於表態。事後孔明,對藝人來說,不表態也是一種智慧,因為一位藝人,公開表達過甚麼也被人記得清清楚楚,一旦轉軚,無所遁形。而張國榮最終並無這種煩惱。
相關文章: